一合手就觉得无比困难?合手能力训练操作指南

其实大部分人学钢琴,老师都不会对双手合奏能力有一个刻意的引导和单独的训练,基本算是默认了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合手弹奏的问题。

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对两行曲谱进行合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模型,当你理解了各种音符的时值后,可以通过一段长时间枯燥无趣的练习掌握一次较难的合手。

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样严格按照时值来进行双手对位的数学模型,在音乐的感觉上又是说不通的,因为钢琴音乐上合手的感觉,是有明确的伴奏和主调旋律之分的,在大脑神经中对两只手的控制是一种分开又并行的三维感。我相信大部分成年人初学合手的时候,获得的仅仅是“在这个瞬间,我两只手应该同时按下某一组音”的感觉,是单维的,完全没有合奏感。

本文提供一个方法论,告诉你出现合手困难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合奏能力训练方法论

我们在所有学习中出现困难点的原因,都是因为学习过程中基础细节没铺好,衔接部分缺失,知识/技能断层过大导致的。就像不打地基就盖楼的农村民房一样,总有上限:你也许可以歪歪扭扭的把双手合起来,但是一定会经历严重的瓶颈期,你不得不回到基础重新慢慢来才能跨过它。

觉得双手合起来特别难,本质上是没有经历过从易到难的过程,缺乏一个基础的、系统性的铺垫,自然难以消化揠苗助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提高合奏能力,就要从几种基础的双手合奏类型来入门,由易到难训练。

本文列出了入门各类型的合手弹奏训练,帮合奏困难的人做一个基础补全工作,你可以根据我设计的步骤去寻找学习素材,或要求老师来给你准备同类素材,确保我们练习以后能顺利过渡到之后正常难度的双手合奏曲目。

第一级:双手交替弹奏

第二级:双手弹相同音/相反音的合奏

相同音:

相反音:

第三级:左手简单音的双手合奏

第四级:双手同音程结构同方向(不同音)的合奏

第五级:阶段性综合练习

————————————

练习至此,你已经对双手合奏没有那么恐惧了,也基本获得了双手合奏的入门资质了。接下来就可以大胆的去练一下普通难度的曲子了,试着用你在简单曲目中找到的合手的感觉,去摆脱之前把两只手一个音一个音对上的感觉。

不过我依旧准备了一系列进阶的合手类型,如果目前对直接合手还没有太足够的把握,可以把六~十级的类型也了解练习一下!

————————————

第六级:圆舞曲式伴奏(分解和弦)的双手合奏

第七级:分解和弦伴奏的双手合奏

第八级:阿尔贝蒂低音的双手合奏

第九级:各种分解和弦伴奏的变体

151(大部分流行曲谱的简易伴奏):

林俊杰 飞云之下

15123、15135等(大部分流行曲谱的简易伴奏):

林俊杰 裂缝中的阳光

克莱德曼式伴奏:

童年的回忆

其他变体:

士兵曲

第十级:挑战任意普通难度的双手合奏曲目

试着去挑战任何符合你程度的曲目吧!

PS:不要急于求成,在不符合自己水平的曲目上消耗时间;应静下心来,一步步构建你的基本功框架,才是最重要且最有用的事情。

分手练还是合手练?

传统教学法中,我们通常建议成人先分手练,再合手练。

以现在的眼光和理念,我们反而被强调初学者应直接合手练习,而尽量不要先分手弹,这样更有利于培养横向纵向同时进行的读谱能力,是比较科学的方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

因为传统教学中,通常入门时期直接进入大汤、拜厄的快速翻页的学习。众所周知,这些书籍对合手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有,且进展过快,如果直接合手,学生通常难以弹熟一个作业,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先分手再合手是完成作业的比较科学的方式。

在现在科学有序的教学体系中,在进入像拜厄后半本的合手难度之前,通常都有许多简易合手的曲目做铺垫(比如本文总结出来的这些合手类型),并且在过程中直接要求合手,一般大家都能比较轻松地做到。而直接合手练习的好处,在学生身上也是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出来。

在新理念的影响下,也逐渐波及到了传统教学领域,大家纷纷开始要求自己的学生尽可能直接合手视奏和练习作业。然而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要求直接合手的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简易曲目作为铺垫的。因此粗暴简单的“直接合手”的要求给不少成人学生造成了很大困扰,并因为枯燥的练习、缓慢的进步、无法产生双手合奏的三维感,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

因此请各位明白,任何学习行为之所以能在积极状态下坚持下去,是因为你学习过程中能比较轻松地解决每一个设置得恰到好处的难度关卡,是那些周期性的高频而细碎的成就感在推着你继续往前走。难度一旦跨度过大,面临的就是两种局面:1,用理智克制枯燥感,压着自己继续学;2,琴被搁置一旁,不了了之。

那为什么不能花一样多的时间,来弹一些比较轻松,比较简单,又能保持进步的练习呢?

标签:钢琴练习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